元四家


倪瓒(1301年—1374年),字泰宇,号云林居士,江苏无锡人。他作画崇尚疏简,追求幽淡纯真之趣,常脱古法而另辟幽径,多以太湖一带秀美景色入画,疏林远黛,碧水浅波,笔法虽简,却墨色纤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他的这种“简中寓繁”的绘画风格对明清两代的文人画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出现了在明代以有无倪画来区分江南人家是清浊或雅俗的风尚。其留传于后世的佳作主要有《雨后空林图》、《渔庄秋霁图》轴等。
  王蒙(1308年—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一代大师赵孟頫的外孙。家学渊源,绘画工人物,尤擅山水,得外祖点拨,更参酌唐宋诸家,师法造化而独具面貌,喜欢用枯笔干皴,创牛毛皴,皴法简练成熟。他的山水布局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用笔繁复,富于层次感和空间感,善于表现江南山川的温润感,创造出蓊郁深秀、苍茫幽致的境界,如《青汴隐居图》轴、《夏日山居图》轴、《葛稚川移居图》轴等,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吴镇(1280年—1354年),擅画水墨山水和墨竹,善于用湿笔表现山川林木的郁茂景色,笔力雄劲。技法容纳南宋骨体,但又舍弃刚劲而趋于温润,独树一帜,明代沈周、文徵明等人多以他为师,传世作品主要有《秋江渔隐图》、《渔父图》、《竹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