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蒙哥汗即位以后,佛教已经深得蒙古权贵的尊崇,有了官方的支持,佛教徒放手反击。这时候,少林寺的一位长老裕公首先发难,向官府状告全真教的不法行为,官府将佛道两家的领袖人物一齐召到和林城,要他们当面对质,辩论是非。在和林城里的万安宫,佛教徒向全真教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列出了对方的多项罪名,最要害的一项,就是指责全真教徒们大肆宣扬的《老子化胡经》。该经杜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到了印度,最终成了释迦牟尼老师的故事,由此认为三教之中,道教最大。但是这种表现出来的中原地区的文化优越感,恰恰是蒙古统治者所忌讳的,“化胡”两个字让全真教的教领们百口莫辩,一败涂地。不久,当时主管漠南汉地的忽必烈,又接到有人状告全真教行为不法的案子,一怒之下,立即派人将全真教的代理掌门人张志敬拘来,痛打一顿,以至张“头面流血,全无愧耻”。
  1258年,由于佛道两教的口角不断,忽必烈再次出面,召集两教人士进行大辩论,两教各出精英共五百余人,汇聚到当时的王府开平城,儒家方面也出动领袖人物作为中间人,仲裁两家的胜负,一时间蒙古大草原上汇聚了大量的宗教学者,好像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此次大辩论,全真教徒又一次大败,忽必烈为了让全真教徒心服口服,临了决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要他们表演他们自己宣称的绝活,“佩符入火,自试其术”,当然没有人敢于接受挑战。
  全真教至此遭遇重创,道教经典被焚毁,五百多处道观被勒令交给佛教徒进驻,参加这次辩论的十七名全真教领袖人物,被强行押往寺院,剃发为僧,分头监禁,并发布文告:“其落发道士,遍散诸寺,无一逃失,若去了者,与贼同罪”。像管贼一样“监督修行”,全真教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