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下菜碟

元世祖忽必烈是个孝子,一年,其母庄圣太后病后,他遍求天下名医,请来了曲沃县祖传医师许国桢。在许国桢的精心调理下,庄圣太后的病渐渐好转。忽必烈很是感激许国桢,任命其为御医,管理太医院的事情。许国桢的母亲韩氏,做得一手好菜,跟着儿子进入朝廷后,毛遂自荐,做了庄圣太后的厨师。庄圣太后死后,便开始掌管忽必烈的膳食。忽必烈吃厌了山珍海味,总想换换口味,韩氏灵机一动,就用瘦肉切成长条,拿鸡蛋面糊裹了,先用油炸,看人下菜碟:忽必烈王妃然后清炒,做成一道酥而不散、肥而不腻的菜。忽必烈吃后赞不绝口:“这叫什么菜?”韩氏说:“喇嘛肉。”忽必烈听罢很是解恨。原来,忽必烈的父亲去世后,庄圣太后和一位喇嘛要好。喇嘛庙离庄圣太后的府第不远,却隔着一条河,很是不便。忽必烈为了让母亲高兴,便在河上搭了一座石桥,给喇嘛开了方便之门。太后死后,忽必烈立刻把喇嘛杀了,韩氏知道忽必烈恨死了这个喇嘛,就说那道菜叫“喇嘛肉”,果然博得了忽必烈的赏赐。
  忽必烈的正宫娘娘听说韩氏手艺很高,便也请她前来。韩氏知道正宫和西宫不和,因为西宫年轻美丽,很得忽必烈的宠爱,经常心尖尖长、肝尖尖短地夸赞。于是,韩氏将猪肝切成三角形薄片,裹了鸡蛋粉面,用油炸后再炒,端给正宫,正宫一尝,又鲜又嫩,问:“这是什么菜?”韩氏说:“炒肝尖”。这一下说得正宫舒坦极了,立即赐给她一对如意。
  后来,西宫也要韩氏做菜,韩氏知道西宫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不吃鸡鸭鱼肉,便把豆腐切成方块,用素油一过,炸成焦黄色,请西宫品尝,西宫觉得可口,也问叫什么菜。韩氏想,豆腐的颜色焦黄的像虎皮,正好暗讥正宫狠毒如虎,就说:“这菜叫‘虎皮豆腐’。”说罢,暗暗得意,准备受赏,谁知西宫一声也不吭,便叫韩氏退下。原来,西宫的祖父叫虎皮朵儿,正好犯了忌,西宫向忽必烈告了状,忽必烈为讨西宫欢心,竟剁了韩氏的双手。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韩氏这种投机取巧对人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叫“看人下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