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复姓耶律,名楚材。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六月二十日,耶律楚材诞生在燕京西山一个契丹贵族家庭。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9世孙。诞生之时,其父耶律履已年近花甲,老来得子,使他非常高兴。他感慨地对人说:“我六十岁得到这个孩子,他是我家的千里驹,日后必定会成为雄才伟器,且为别国所用。”于是,他就借用《左传》中“楚材晋用”典故寓意,为儿子取名:楚材,字晋卿。
  耶律楚材3岁时,不幸死了父亲,母亲杨氏是当时名士杨昙之女,出身于书香门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被封为漆水国夫人。耶律楚材她谨遵丈夫希望楚材学有所成,光宗耀祖的遗愿,带着他从上都(今北京)回到老家东丹(今辽宁北镇一带)。在医巫闾山的桃花洞南部的悬崖上修了两间小屋,教儿子刻苦读书。医巫闾山是一个风景秀丽,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那里,耶律楚材“继夜诵诗书,废时毋博奕”,而杨夫人“挑灯教子哦新句,冷淡生涯乐有余”母子俩虽穷苦但也其乐融融。短短几年,他学到了不少知识,凡史籍、儒家经典、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道、医卜之书也都有涉猎。而且才思敏捷,下笔成文,一挥而就,很少改动,好象头一天就作好了似的。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耶律楚材十七岁,根据他学习的情况可以出仕了。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宰相之子享有赐补政府机关佐武官的特权,可是耶律楚材宁可不要这个特权,希望参加正规的进士科考试。章宗认为旧的制度不应轻易更改,特别下了一道敕令要当面对他考试,亲自询问了几件疑难案件的处理,同时参加考试的十七个人中,耶律楚材回答得最好,便正式任命他为某个政府部门的掾官,协助长官,掌管文书,办理日常行政事务。权力虽然不大,但对一个十七岁的青年来说,初入仕途,锻炼锻炼,也是大有好处的。不久,他升任开州同知。
  1215年5月,燕京城被蒙古兵攻破。耶律楚材无路可走,跑到报恩寺里去,拜在万松老人门下学佛,自号“湛然居士”。成吉思汗知道耶律楚材有才识,立马派人召他过来觐见,对他说:“你是个人才!我在一年前就听说你是契丹人之中的豪杰。过去,你的祖国契丹被金国人所灭,如今正在我蒙古的帮助下恢复独立,你这样的人才正该投入到这伟大的民族复兴战争之中去啊。”耶律楚材听了迟疑半晌才回答说:“可汗之话,在下未敢苟同。我家三代侍奉于金国,自当忠诚以事之,又怎敢将君父当作寇仇呢?那样岂非是不忠不义,欺君罔上的小人佞臣么?”成吉思汗听后非常尴尬,但他欣赏耶律楚材的耿直,任命为谋士,称呼楚材为“吾尔图撒合里”(蒙古语长胡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