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
  王冕的祖辈,原住在关西的王景(函谷关以西)。他的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清远军节度使的官,但传到王冕的父亲时,已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就好学如痴,读书不倦。据《明史》记载,因家里无钱供他王冕读书,父亲只好让他去放牛。他白天放牛时溜到私塾里去听村童读书,晚上到附近庙里,坐在菩萨的膝上借长明灯读书认字。有一次,他听课入了迷,到黄昏时,才想起放的牛,结果牛不见了,回家被他父亲责打了一顿。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
  王冕青年时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永绝仕途,流浪江湖。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河,经徐州、济南到北京,达居庸关。数千里的远游,使他拓宽了眼界,开阔了胸怀,同时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由于他的诗画不同凡俗,名气越来越大,在北京期间,士大夫都争相求他画画,一时缣素山积,他常常是一挥而就。据载,他不想给达官贵人画画,便画了一幅梅花悬在墙壁上,并题诗道“冰花个个贺如玉,羌吹它不下来”表示不愿给他们作画。因他对统治者予以无情的讽刺,被认为是反对王朝,险些入狱。后南回的途中,他遇到黄河决堤,沿河州县,田园房舍淹没。而官府不管,百姓只好四散逃亡,好不凄凉。
  这次游历,使他更清楚地看破了人情势利。他知道功名已成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便改途易辙,学南阳诸葛亮,隐居于九里山的水南村,自号“老龙”,把草堂取名“耕读轩”。白天参加体力劳动,种植稻、粱、桑、麻,晚上作画,过着“淡泊以明志”的半饥不饱的生活。他在屋的周围种了千株梅树,几百棵桃杏,题为“梅花屋”。王冕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画影响很深,贫苦朴实的山村生活又赋予他的诗画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东南骚动。朱元璋提兵破浙江方国珍,派胡大海攻绍兴,屯兵九里山,村人奔窜,王冕不为所动。胡大海召见王冕,之后将此事报告朱元璋,由朝廷授他咨议参军。不幸的是朝廷的公文还未到达诸暨,王冕已经死了。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机盎然。其笔力挺劲,并创作了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