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

他是一位奇人,不应科举,不从世俗,走遍了中国大地的名山大川,不畏艰险,矢志不移,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 他写下一部奇书,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旅行生涯中的山川河流、风俗人情,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他书中对我国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的记述,详尽而系统,是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岩溶地貌的论述。他,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jpg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出身于世代书香的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历史、地理著作。在阅读这些前人的著作时,他发现前人留下的地理书籍、图册,有很多牵强附会之处,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年岁的增长,喜欢探究真相的他,就决定亲自探访祖国的山川河流,进行实地的考察。
  那是一个初春时节,风景秀美的江南水乡,处处生机勃发。刚刚22岁的徐霞客,在仍带有几丝寒意的晨风中,背上行囊,第一次告别家乡,踏上了外出游历的征程。他徒步南行,来到了被人们称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在碧波万顷的湖面上,他泛舟徐行,尽情观赏着两岸山景,登上了斜插在太湖中的西山和东山,最后才满载着内心的喜悦返回了家乡。
  初次外出游历的见闻,在徐霞客的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从此放弃了参加科举的想法,决心在有生之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初次远行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外出游历,在30多年中,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用他的双脚几乎踏遍了神州大地。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恒山等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徐霞客生活的时代,长途旅行充满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旅行途中,这位杰出的旅行家多次遇盗,经常绝粮,以野菜山果充饥。据他的日记记载,有一次他在路上被人抢劫,不仅身上的钱财被掠夺一空,连衣服都被剥走,以致几乎“身无寸丝”。他长年累月攀山越岭,奔波在崇山峻岭中,登山必登最高之巅,入谷必到最深之处,多次险些丧失性命。
  在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徐霞客不管多么劳累,都要坚持将当天见闻详细记录下来,即使在荒野露宿,也坚持就着篝火记下当天的旅行日记。在留下的大量日记中,他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纠正了此前地理书上记载的许多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他经过实地考察,确定长江的上游是金沙江,纠正了此前人们一直以为岷江为长江上游的错误观念。他在云南腾冲考察时,发现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留下了中国人最早关于火山的珍贵记录。在游历中,徐霞客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记载,并论证了其成因,成为了世界上研究岩溶现象的第一人。
  公元1636年,已经51岁的徐霞客不顾亲友们的劝阻,踏上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路程最漫长的远行。这次长途旅行,徐霞客前后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先后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并一直来到祖国的南部边境腾冲。他甚至还做好了去缅甸游历考察的计划,但是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成行。这次长途旅行,既是他一生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为艰辛的一次,常年跋涉在穷乡僻壤、深山峡谷,需要十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年老的旅行家经常陷入绝境,数次几乎丢掉了性命。根据他日记中的记载,在这次长途旅行中,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只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作伴,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作伴的和尚受伤死去,随身的仆人也逃走了,但他却不为所动,依旧意志坚定地继续着自己的探索旅程。
  公元1641年,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与世长辞,永远停下了跋涉的脚步。这一年, 他才56岁。他逝世后,人们将他珍贵的日记资料整理成书,命名为《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总计40余万字,详细记录旅行家游历途中的亲身见闻,各地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是地理学和考古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不但如此,这部奇书文笔清新,读来令人神往,即使在文学史上,也堪称是一部杰出的作品。
  我国宋代改革家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恰好具备了这种“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的勇气,他不避艰险,数十年长途跋涉,书写了一个人生传奇,为后人留下一部千古杰作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