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在中国的民间,唐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唐伯虎。只要提起他,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三笑姻缘》中的那个风流才子形象。 在民间传说中,风流倜傥的唐伯虎,为了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爱情,不惜卖身为奴。民间传说虽然美丽浪漫,但毕竟不是事实,现实中的唐寅虽然也风流浪漫、才华横溢,但却历经坎坷,一生穷困潦倒。
  唐寅,字子畏,号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28岁参加应天府的乡试时,他一举夺得了第一名,高中解元。据说,当时的主考官在读到他的试卷时,曾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奇才,第一非他莫属。
  唐寅.jpg青年时代的唐寅,的确有过一段放荡悠闲的生活,除了读书,就是四处游玩、吟诗作画,很快就博得了一个风流才子的名声。如果,此时的唐寅不是那么放荡不羁,而是能够潜心读书,他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番景况。可不甘寂寞的他,与进京会试的富家子弟徐经一起,带着六名戏子日夜歌酒,来往于豪门显贵之间。他们两人经常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这就引起了其他的考生和朝廷大臣的非议。
  这一年会试的主考官,是唐寅的同乡前辈程敏政和李东阳。因为试题十分冷僻,很多应试学子答不上来,唯有一张试卷答题贴切,文辞优雅,程敏政看后随口赞赏了一句说,这张卷子一定是唐寅的。这句话传出来后,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平时不满唐寅的人,立即以此为证据,弹劾主考官泄露试题,更要求朝廷追究唐寅“作弊”的责任,将他逮捕下狱。这场子虚乌有的泄题案,本来是朝廷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来功名有望的唐寅,在一夜之间从荣誉的顶端沦为了阶下囚。命运的大起大落,使唐寅心灰意懒,渐渐放弃了对仕途的进取之心。
  科场考试的失败,也许是上苍有意的安排。出狱后的唐寅,放弃了担任浙江小吏的机会,回到了家乡,专一从事书画创作。36岁那年,唐寅在苏州城外桃花坞建了一座优雅清闲的庄园,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开始了他的读书绘画生涯。父母妻儿相继离世,生活渐入困苦,本来风流倜傥的唐寅,不得不以卖画为生。在此期间,他游历东南各地,足迹遍布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名山大川,胸中的千山万壑,使他的诗画独具有吴门诗画家所没有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渐成大家气象。
  唐寅的诗、画和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达观,并透着一股傲岸不平之气。他在《桃花庵歌》中这样吟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在绘画上,唐寅与其同时代画家沈周、仇英、文徵明同为“明四家”之一。本来师法另一大画家周臣的唐寅,很快就青出于蓝,在南宋画风中融了元人笔法,独成一家,行笔秀润而缜密,韵味潇洒、清逸。他的山水画雄伟恢弘,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丰富多样。他的画作现存世120幅之多,却堪称件件精品,后世的评论家们称其画“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透逸,水墨淋漓,意趣空灵”,被誉为“神品”。
  在书法上,唐寅也有独创的成就。他的书法出自赵孟頫一体,笔力雄浑,俊迈超群。可以说,在中国艺术史上,诗、画、书法都独成一家,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人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寅曾自诩为“第一风流才子”,的确不能算是狂妄自傲。
  因为不甘终生埋没,在45岁的时候,他曾经草率地答应了宁王的聘请,来到宁王的幕府,但不久就发现宁王密谋反叛,最后竟然只能依靠装疯才勉强逃出了虎穴。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但也引来了不少麻烦,因而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自号“六如居士”。
  晚年的唐寅,由于年老多病,未能经常作画,生活更为艰辛。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宠常来接济,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二日,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艺术家在贫困潦倒中离开人世,享年五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