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

公元1600年,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了中国。这位传教士带来了日晷仪、《万国舆地图》等物品,本来打算进贡给中国皇帝,也引起一名中国书生的极大兴趣,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为了知交好友,开始合作翻译西方科技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这个书生也就成了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的先锋。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书生,就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科技先驱,《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
徐光启.jpg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他生于一个商人兼小地主家庭里,但当时家境已经衰落,年青时他不得不靠教书为生。徐光启也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一直没能如愿以偿。直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启三十五岁时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七年后(1604年)他又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但当时明王朝政治十分腐败,已经日薄西山。一心钻研富国强兵之道的徐光启,逐渐放下了手中的儒家经典,将目光投向实用性的著作。除了详细阅读了历代财务政策,徐光启更加关注科技,他听说有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便经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为了加深友谊,方便学习,徐光启甚至接受洗礼,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
  两人的友谊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他们开始合作翻译西方的科技书籍。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他们决定把数学作为起点,首先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编成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逻辑推理形式严密,从公理、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将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从公元1606年秋天开始,两人朝夕相处,共同进行着翻译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利玛窦口授,徐光启执笔记录。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合作翻译完成了《几何原本》前6卷。他们的翻译十分成功,近代大文豪梁启超说是“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在这部数学巨著的翻译过程中,徐光启创立的不少几何专门术语,如几何、点、线、面、平行线、钝角、锐角、三角形、四边形等,至今仍为中国数学界所沿用。书名中的“几何”二字,本来在中国语言中只是个虚词,但经过徐光启的利用,成为了一门学科的专用名称。
  徐光启先后担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顺利进入了内阁,成为一名高级官员,这为徐光启实现振兴实学的愿望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他主持编定《崇祯历书》,详细介绍了西方先进的天文知识,第一次为中国天文界提供全天性星图;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圆形地球和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球面理论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进行推算,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奠定了我国以后300多年历法的基础。在军事科技上,他特别注重武器的改造,曾多次建议引进西方的火炮制造技术,对火器在实际运用中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留下了不少研究文字,在中国军事技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火炮应用理论。
  农家出身的徐光启,还写下了大量的农学科技著作,其中《农政全书》在中国农学史上一直享有盛誉。《农政全书》共计有60卷,50多万字,引录文献了达200多种。徐光启不仅“杂采众家”,对大量材料进行了分类汇辑,而且“兼出独见”,加了不少评注,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分为12门,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等几项,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在“水利”门中,徐光启详细介绍了各种水利施工技术、灌溉工具,并翻译介绍了《泰西水法》中17世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还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自己的农田水利理论,提出了至今仍然有着广泛影响的“用水五法”。
  公元1633年,杰出的科技先驱徐光启与逝长辞,被葬在了他家乡上海的法华浜。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孙开始慢慢汇居在那里,成为了今天上海有名的徐家汇。而在巨星陨落之际,日趋没落的中华古国,却逐渐关闭了由他开启的中西科技交流大门,重新回到了闭目塞耳的时代,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