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

在北京西南的三塔寺,有一片并不显眼的墓地。青郁的树草环绕中,高约3米的墓碑十分醒目,墓碑中间用中文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 旁边则是拉丁文的铭文,拱形的墓碑顶端是一个龙纹缠绕的十字架,墓碑后面是青砖砌成的坟墓。整个墓地中西合璧,和谐而自然。这个墓地的主人,就是16世纪后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利玛窦.jpg   利玛窦,本名为玛泰奥•利奇,公元1552年出生在意大利。这位少年时代就立志献身“上帝的事业”的天主教徒,不仅对神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曾经是著名数学家克拉维斯的学生,并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在他的身上,既有教士的虔诚,又有学者的渊博。
  公元1583年,利玛窦接受教会的指令,渡过了波涛汹涌的大洋来到中国广州,开始了他的传教事业。这一年,按照中国传统纪年法,是明王朝万历十一年。
  到达广州后,利玛窦才发现,要在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传播基督教,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此时的大明王朝,刚刚经历过东部沿海倭寇之害,存在着严重的排外心理。在遭遇到初期的传教挫折后,利玛窦开始意识到,他必须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民情,否则无法完成使命。不久,这位虔诚的基督徒穿上了和尚的袈裟,并开始艰难地学习中国的方块字。他“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以博中国人之信用”。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味,他干脆舍弃了原来的名字,自称姓“利”名“玛窦”。
  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数年后,当身着袈裟的利玛窦来到南京时,他受到了当地士大夫的热情接待。在南京,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脱下袈裟,换上了中国式样的儒士长衫,主动拜会当地地方官员,并与著名的思想家李贽、科学家徐光启等人成为了朋友。在他的努力下,南京城里建起了天主教堂,成为天主教在中国重要的传教中心之一,而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一直被跟随他到中国的传教士们所遵从,被称为“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潜心学习中国传统典籍,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他在南京期间,广泛结交知名文人,互相诗歌唱和。在一些学有专长的士人的帮助下,利玛窦开始翻译西方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并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量介绍到中国。他还与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合作,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翻译成了中文。这本数学巨著的翻译,在中国自然科学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带给中国先进的科学知识,而且其中包涵的哲学思想,影响更为深远。
  公元1600年,利玛窦第三次北上,准备前往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他在天津苦苦等待了半年后,终于获得了准许入京传教的圣旨,于次年1月来到了北京,住在专为外国人设的四夷馆。据说,他这次获许进京,是因为万历皇帝某天忽然想起,有奏本称有西方使节来京进贡,而贡物清单中有自鸣钟、西琴等物。万历皇帝急于目睹自鸣钟的模样,才想起了在天津候旨的利玛窦,于是准许了他的进京请求,并允许利玛窦迁出四夷馆,在宣武门附近租住民房,可以自由传教。
  此后的10年,这位来自欧洲的著名传教士,一直住在北京。在中国皇帝的支持下,他的传教事业取得很大的成功,在中国的都城北京建起了第一座天主教堂,接受洗礼的中国天主教徒超过了2000人。与此同时,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利玛窦,还制作了中国第一份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大量翻译了西方天文、水利、测量等方面的书籍,成为了在中国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的先驱。
  文化的交流从来是双向的,在努力将西学介绍到中国的同时,利玛窦也在努力尝试着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公元1587年,利玛窦翻译的《论语》在法国巴黎出版,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后,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向欧洲全面介绍中国的情况,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为拉丁文,名为《中国的四部伦理经典》,使儒家学说一度于欧洲流行,以至17世纪的欧洲,许多学者把孔子奉为“哲学家之王”。
  公元1610年5月,58岁的利玛窦在中国北京溘然长逝。按照明王朝的惯例,利玛窦棺木本应运到澳门安葬。但为了表彰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中国皇帝特意下旨,让这位著名的欧洲传教士,永远安息在了中国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