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近代科学先驱达尔文,曾经对中国明代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极为推崇,称其为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全书。这部书就是《本草纲目》, 它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李时珍的医生。数百年后,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他出身于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也是当时的名医。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李言闻行医大半辈子,虽然也享受到了为人民根除病痛的快乐,不过更多的是遭受权贵人家的白眼。所以尽管李时珍从小对医药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还是在父亲的督促下读经书,学八股,试图从科举中寻找出路。
在14岁的时候,李时珍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顺利考中了秀才。但是,此后连续三次乡试都落榜了。他渐渐对科举失去了兴趣,转而钻研起了草药,志愿做一个能替百姓治病的良医。他将全部时间花在了跟父亲学习医术上。由于他喜欢钻研,而且刻苦好学,所以他医术提高得很快,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加上他行医的时候经常接济贫穷的病人,很快他就成为了家乡蕲春一带的名医。
后来,声名远播的李时珍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正”,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到北京“太医院”担任“院判”,成为了一名御用医生。在中国封建社会,这是医生所能得到的最高礼遇。可是矢志追求治病救人的李时珍,看到当时的明世宗皇帝并非重视医学,而是十分迷信丹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仅仅一年之后,便毅然辞职,回到了自己家乡蕲春,重新开始了自己悬壶济世的生活。
李时珍除了给人治病,把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研读中国古代医书上。据史料记载,他在十年的时间里专心读书,甚至没有出家门一步。在行医和研读医术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医书,不仅内容不够全面,而且还存在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他开始广泛搜集资料,钻研文献,“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准备写出一部前所未有的医学著作。为了准确了解药草的特征、药性,他曾经先后多次离家远行,翻山越岭采药,并深入到民间,广泛收集各种单方、秘方,自己亲身验证,反复实践。据说,他有次听说湖北的武当山有一种榔梅,人吃了可以返老还童,被当地人们称为是“仙果”,甚至朝廷都指定为贡品,严禁百姓私自采摘。为了弄清真相,李时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攀上崖壁,采回了一些榔梅。经过他的详细研究,终于证实,这种叫做榔梅的果子,不过具有生津止渴的一些效用,根本不可能如人们传说的那样,具有返老还童的神奇功效。
在历时27年之后,当李时珍最终将《本草纲目》编定完稿时,他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这部医学巨著长达52卷,共记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并附有各种药物图示1000多幅。另外,李时珍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在一些药物的论述中,附录了11000多个临床处方,而其中的大部分处方,完全是李时珍自己临床经验的总结。
晚年的李时珍,将他全部的精力都花费在了《本草纲目》的修改上。整整10年的时间,他反复推敲,仔细订正书中的每一处细节,先后三次改易书稿。《本草纲目》的撰写与修改过程,耗尽了李时珍毕生的心血。公元1593年,这位年迈的医药专家第三次校对完书稿,放下了手中的笔。此后不久,李时珍就因心力交瘁而与世长辞。
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风靡全国,医家视为珍品,争相抢购。不久该书又流传于全世界。《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没有忘记这位古代医药学大师。在李时珍逝世后,人们为了感谢他对医学的杰出贡献,亲切地称呼他为“医中之圣”。如今,他墓前的石碑上,刻写着这样的题词: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而他留下的医学巨著,先后被译成了多种文字。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的国民图书馆,至今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清时代的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