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

如果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再去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明清之际,刚好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时期。 当欧洲掀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洪涛的时候,位于东亚大陆的中国,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此时的中国,虽然并没有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却也涌现了许多以天下为己任的杰出思想家,他们对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深刻反思,探求文明古国的出路,将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延续了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就是这样一位高举反封建旗帜的思想斗士。
黄宗羲.jpg   被后人尊称为梨洲先生的黄宗羲,出生于浙江余姚。他的父亲黄尊素在明朝做过御史,是东林党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弹劾魏忠贤,被下狱折磨致死。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被诛杀,19岁的黄宗羲进京为父伸冤,在公堂上用铁锥击伤冤案的主谋。这件事很快就轰动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听说后,曾赞叹黄宗羲是“忠臣孤子”。后来,黄宗羲参加了著名的政治性学术团体复社,抨击朝政,反对宦官专权。他与复社中的100多人,联名发表了《南都防乱公揭》,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在江南一带有很高的声望。
  明王朝灭亡之后,满清八旗军大举南下,沿途凶残杀戮,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激烈反抗。时局动荡,黄宗羲回到家乡浙东,立刻变卖了家产,招募乡邻子弟,组成了一支名为“世忠营”的义军,进行抗清斗争,并一度担任过南明鲁王的左副都御史。直到各地反清斗争失败后,眼见复明无望,痛惜之余,黄宗羲最后隐居山林,著书讲学,当时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清朝政府曾几次征聘,都被他坚决推辞了。终其一生,他始终拒绝与满族统治者合作,以明王朝的遗民自居,隐居在家乡埋首著书。
  黄宗羲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在《明夷待访录》中,公开宣称封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任意“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实际上是“天下之大害”。因此他主张“天下之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君主如果不为人民着想,臣子也没必要无条件效忠君主,君臣的共同职责就是“天下万民”。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还主张通过加强法制和公众舆论以限制君权,他认为君主的所谓法,是“一家之法”,并非“天下之法”,君主的对错,应当由公众的舆论来判断,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有的学者认为 黄宗羲的思想仍属治权在君,并没有到达近代民主思想的标准,也有的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史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权理论上还超越了欧洲的卢梭。黄宗羲的思想成为了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在300年后,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曾自称深受《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梁启超甚至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与法国卢梭的启蒙思想相提并论,称之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对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中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黄宗羲的思想,也曾经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黄宗羲的一些著作,被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再翻印。
  晚年的黄宗羲声名远播,他的“工商皆本”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具有超越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学术研究上,他更是一代宗师,他倾尽心血写成的《明儒学案》一书,被人们公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在这部学术巨著中,黄宗羲对明王朝三百年来的各个学派的背景、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发展经过,都做了详尽梳理,评论独到而深刻。直到今天,这本著作仍然是人们研究中国思想和学术史的必读之书。
  公元1695年,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在故乡浙江余姚病逝,享年八十六岁。临终前,这位始终不忘故国的反清志士,亲笔写下了遗嘱,吩咐家人在他死后仅用棕榈入墓,穿戴明王朝的服装,并且坚决不用棺木,以便让自己的遗体,尽早腐化,尽快脱离他不愿意合作的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