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为了号召群众,李自成将均田免赋的口号,编成了“迎闯王,不纳粮”的通俗歌谣,广为传唱,深得民心。人心的向背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李自成率领的闯王义军,先后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多次击败明王朝派来围剿的大军,义军队伍也日渐壮大,闯王的大旗遍布大江南北。公元1643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举攻克了明王朝的军事重镇洛阳,诛杀了明王朝的福王朱常洵。到此时,聚集在“闯王”大旗下的义军人数,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
  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王,次年初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国号“永昌”。建立“大顺”政权后,李自成在政治上提出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安民口号,在军事上制定了先攻占关中、出山西、然后直捣明王朝首都北京的战略方针。不久,大顺军强渡黄河,东进山西,连破汾州、太原,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南攻入河北,沿途击溃了拦截的朝廷军队,进逼北京;一路由北攻占山西大同后,兵锋直指北京附近的昌平,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心脏。公元1644年,两路起义大军在北京城下顺利会师。这年的三月,绝望的崇祯皇帝,被迫在北京万岁山自杀,已存在了260多年之久的明王朝,在农民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进入北京,标志着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政权在反对明王朝的战争中取得了军事上关键性的胜利。
  但是,就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关外早已虎视眈眈的满清大军,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迅速入关,联合前明残余势力对新生的农民军政权进行了残酷镇压。而在此时,农民军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实力遭到了明显的削弱。形势急转直下,李自成亲率农民军主力在山海关血战数日,在遭到重大伤亡后,不得不退出北京,向西北地区的根据地撤退。在撤退途中,农民军在满清八旗军的追击下,损失惨重,在到达湖北境内时已溃不成军。
  公元1645年九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余部,在湖北通县九宫山全军覆没。激战之中,李自成率数十亲信突出重围,自此下落不明。负责追击的清军统帅阿济格,在呈交给朝廷的报告中,记述了李自成突围后的遭遇。按照阿济格的记载,这位杰出的农民军领袖,在突围后遭到了山下地方乡勇武装的埋伏,最后被迫自杀身亡。但是,后来的历史学家发现,这份记载李自成结局的军事文件,在重要细节上却语焉不详,难以取信。而就在清王朝公开宣布李自成身亡的同时,民间却流传着李自成最后出家为僧的传说。按照传说,这位杰出的农民军领袖,最终突破了清军的重围,最后在湖北石门出家为僧,并自称为“奉天玉和尚”。
  历史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依旧没有定论,有关李自成的最终结局今天已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对于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一生的功过,历史却早有定论。在明王朝末年,他率领贫苦农民揭竿而起,先后转战十六年,彻底摧毁了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虽然李自成领导的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他的历史功绩,却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