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

多少世纪以来,蔚蓝色的海洋在激发人类无穷想象力的同时,也阻挡了世代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继续开拓的步伐。无论是剽悍善战的游牧帝国,还是勤劳勇敢的农耕王朝,都曾在浩瀚无垠的海洋面前停止了继续前进的脚步。最先走向海洋的人,注定将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最为辉煌绚丽的一笔。而历史最终将这个殊荣留给了一个叫郑和的中国人。
  《明史》中有关郑和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十字,对于这位伟大航海家的生平事迹更是讳莫如深。漫长的500多年过去了,短短的几十字,残酷地掩盖了有关这位航海家的历史,有关郑和的身世,成了一个始终困扰着无数研究者的千古之谜。1983年,人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发现了《郑氏家谱首序》,上面详细记载着郑和的家世。至此,有关这位伟大航海家的生平才最终为人们所知晓。
  根据家谱的记载,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名三保。公元1371年,郑和.jpg日后的航海英雄郑和,诞生在云南滇池之畔。云南,这片美丽而神奇的红土地,奔来眼底的五百里滇池,诱发了他对蔚蓝色大海的无尽向往。对于这位日后开创了一个大航海时代的伟大航海家来说,这些无疑是上苍有意的赐予。
  今天,学者们对郑和航海的目的依旧争论不休。人们不能想象,一个已经在大陆内地延续了数千年辉煌的中原王朝,会在突然之间,将开拓的步伐迈向了不熟悉的海洋;人们更难以想象,规模如此空前的大航海事业,最后竟然是由一名宦官来完成。
  漫长的600年过去了,我们再次打开这尘封已久的历史,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的辉煌。公元1405年,当郑和从中国东南沿海扬帆起航时,他所率领的庞大远航舰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在郑和的随从留下的航海日记《瀛海记略》中,详细记载着这支航海舰队的规模。由200多艘舰船组成的远航舰队,完全按照海军编制,分成了指挥、护卫和后勤部门。郑和乘坐的旗舰,长200 多米,高达5层。整个舰队,包括水手、士兵、外交官员、翻译和后勤人员在内,多达27000多人。
  规模空前的航海舰队,缓缓驶出港口,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浪漫远航。在此后的28年中,郑和以他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七次跨海远航,出色地完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和平外交使命。在每次郑和率领庞大舰队出海时,船上都载满了中国的丝绸、陶瓷和精美的工艺品,返航的时候,则满载着东南亚的香料、来自非洲的动植物。更重要的是,在郑和的舰队将中国皇帝的“赐品”带往海外的时候,古老的中华文明也随之远播海外。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海外异国,纷纷派遣使者,跟随着郑和的舰队来到了中国,使明王朝的首都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都市。根据现有的记载可知,在郑和先后七次航海的过程中,跟随舰队来访的国外使臣络绎不绝,最多的一次达上千人。而沿着郑和开辟的航线,移居南洋的华人,更有几十万之多。
  公元1421年,已经步入了老年的航海英雄,第六次率领舰队扬帆出海,护送十六个国家的使者回国。他不会想到,他的这次远航,将会给世界航海史留下了一个最大的谜题。公元2002年,一位名叫孟席斯的英国航海学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宣布中国的郑和最先发现新大陆,比哥伦布早72年。
  也许,孟席斯的结论要等待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在28年中,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海舰队,历经太平洋和印度洋,行程数十万海里的壮举,的确算得上是世界航海上最为辉煌的开篇。
  公元1430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病逝在最后一次航海的征程中。崇敬他的士兵和水手,将他的遗体裹上了洁白的布匹,放在木排上,缓缓送入了大海。毕生奔波在海上的航海英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归到了海洋。但遗憾的是,随着英雄的逝去,中国曾经一度辉煌的航海事业,也嘎然而止了。历史的无情,王朝的专制,残酷地扼杀了郑和开创的伟大事业,也葬送了历史曾经给予中国人的难得机遇。
  然而,历史终究还是公正的,在郑和逝世后的数百年里,这位航海英雄的壮举,始终在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诵着。如今,在世界各地,已经在风雨中矗立了数百年的郑和庙,似乎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他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