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句话在刘基死后的数百年间,一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大明王朝开国元勋,不仅集古人智慧于一身,通晓天文地理,满腹韬略,而且料事如神,能够预知未来,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真实的刘基自幼也是性情奇特、聪明过人的神童。据说,在刚开始启蒙读书的时候,他就可以“七行俱下”,并且过目不忘,被当地人认为是一个奇才。在23岁那年,饱读经史的刘基第一次来到元大都(今北京)参加全国的科举考试,并一举高中了进士。3年后,他正式踏入仕途,成为了江西省高安县的一名县丞。任职期间,年轻的刘基不避强权,勤政爱民,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在他离职的时候,当地百姓自发地为他立了一个长生牌位,表示永远不忘他的恩德。
如果不是此时的元王朝已经彻底走向了腐朽和没落,满腔救国救民抱负的刘基,也许会继续在元王朝任职,成为一名出色的官员。但是,性格刚直的刘基终究难以融入腐败的官场。几年之后,他就遭到了朝臣的排挤,被迫辞职,回到丹阳老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目睹了百姓疾苦的他,已经对元王朝的彻底地失望。而此时,全国各地抗元斗争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
公元1359年冬,朱元璋听说了刘基的事迹,亲自前往刘基隐居的地方拜访,聘请他为自己的谋士。此时的刘基,对时政十分失望,正在家发愤著书,本来无心出世。但是,此时反元的起义烽火已燃遍大江南北,一向以救民为理想的他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朱元璋的聘请,动身前往金陵。刘基根据自己对时局的观察,将自己的战略主张写成书信呈给了朱元璋。在这封名为《时务十八策》的著名策文中,刘基提出的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先攻取山东、河南,然后进兵大都的方略,得到了朱元璋的赞同,成为了朱元璋统一全国的最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历次战役中,刘基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他独到的战略眼光。公元1360年,在江南立足未稳的朱元璋,就遭到了陈友谅、张士诚两个割据集团的东西夹击,形势十分危急。自朱元璋以下各将领都焦急不安,唯独作为军师的刘基谈笑自若,显得胸有成竹。果然,按照他的策划,朱元璋先集中兵力设伏,一举击溃了陈友谅的西进兵团,致使张士诚怯战而退,战场形势迅速逆转。不久,朱元璋采纳刘基的建议,在鄱阳湖再次大败陈友谅,终于站稳了脚跟。接着,按照刘基的建议,朱元璋先后攻占了山东、河南等军事要地,很快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为最终占领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争结束后,作为一名出色的战略家的刘基,仍然为明王朝初期的稳定奔走操劳。他为朱元璋提的很多建议都使刚刚建立起来的明王朝很快就从战争的动荡中走上了正轨。。作为政治家,刘基的眼光也要比同时代的人深远得多,在其他人还沉浸在建国成功的喜悦中时,刘基却深谋远虑地将目光投向了明王朝辽阔的海疆,他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不尽快加强海防建设,将来必定会有重大的国防隐患。不幸的是,刘基的海防意识,却没有得到明王朝的足够重视。一百多年后,饱受了倭寇侵犯之苦的大明王朝,才真正体会到了海防薄弱带来的严重后果。
正在走向极度专制的封建王朝,并没有给刘基这位天才谋略家多少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公元1371年,刚升任为左丞相的胡惟庸,在嫉妒心理下开始对劳苦功高的诚意伯刘基打击。目睹胡惟庸的专权跋扈,刘基忧心如焚,终于忍不住向明太祖朱元璋揭发胡惟庸。然而权臣当道,朱元璋听信胡惟庸的诬告,剥夺了刘基原有的俸禄,表示了对他的不信任。次年正月,刘基忧愤成疾,病情迅速恶化,到四月中旬就与世长辞,给后世留下了《诚意伯文集》和《郁离子》两书以及无尽的遗憾。
然而,人们并没有忘记这样一位名臣。公元1413年,即明正德八年,为了纪念这位开国元勋的功绩,明王朝正式追赠他为太师,这是封建王朝给予大臣的最高荣誉。一生为明王朝鞠躬尽瘁的一代名臣刘基,终于在去世138年后,得到了他早就应该得到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