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并不乏有起自平民而荣登宝座的皇帝,刘邦、朱元璋都以开国的一代君主享名青史,但却少有出身寒微而力挽狂澜的宰相,张居正就是其中罕见的一位。他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从平民中崛起,在明朝万历初年当上首辅,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被誉为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出生于湖北江陵一个农民家庭。这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自幼就以神童蜚声乡里,他13岁参加乡试时,写出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主考的湖广巡抚顾辚,看到这少年不同凡响,故意使他落选,让他经受挫折,以激励他更加奋进。果然,三年后张居正再度赴试,一举成名,时年16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举人。顾辚知道后非常高兴,立即解下随身佩带的玉坠赠给他,鼓励他成为辅国的英才。
然而现实常常是令人失望的。当朝的皇帝明世宗昏庸无能,奸臣严嵩为非作歹。步入仕途的张居正空有满腔的政治抱负却无处施展。
当时正值国家的多事之秋,官场腐败丛生,军备废弛,国家财政赤字惊人,赋税混乱,宫廷的耗费有增无减,官员的贪污、浪费和浩大的军费更是加重了财政的拮据。国穷财尽,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不少的有见识的大臣,尝试着改变明王朝的颓势,但是,重重的阻力,波澜诡异的政坛斗争,使这些朝廷重臣最终都徒劳无功,不得不黯然退出了政坛。
终于,严嵩在专权15年后倒台了,徐阶成了内阁首辅。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宰相。张居正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张居正入阁后又遇上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拱。张居正只得再次忍耐,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但他一直用谦恭与沉默与高拱共事。。
公元1572年,明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不久,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只有十岁。皇太后把朝政交给了张居正的同时,也把教育小皇帝的责任交给了他。因此张居正身兼二职:首辅与帝师。小皇帝一切都仰赖张居正的辅佐与教导,他对这位身材颀长,美髯及胸的长者既敬重又畏惧。
张居正与皇太后和太监首领取得默契,并在朝廷上下遍布亲信,使自己的权力施行得心应手。在他主政的十年间,实际上掌握了明帝国的大权,这为他实行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凤毛丛劲节,直上劲头竿。”张居正清醒地认识到,小修小补已无法挽救明朗的覆亡,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出困境。他首先从整顿吏治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改革。他创制了著名的“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政策情况,要求地方政府定期回报政事,提高内阁实权,并罢免了大批因循守旧的官员。因此张居正很快就组成精干的组织班底,形成改革中坚力量,为推行改革扫清了道路。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北上守蓟门,派李成梁镇辽东,整饬边防。又在西起居庸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上,筑敌台(碉堡)三千。从而加强了边防。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基本没有战事。李成梁镇守辽东20多年,转战各地,多次打败外敌进犯,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