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

作为一位帝王,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极富有戏剧性。他曾经两次登上皇位,一次是继承自己的父亲,另一次却是驱逐自己的弟弟。他也曾经被北方的蒙古部落俘虏,当他被放回来的时候,却不得不开始另一段长达八年的囚禁生活。这样一位皇帝有着怎样的人生呢?他又会为他的帝国留下些什么呢?
  朱祁镇是明宣宗的长子,也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jpg英宗很早就得到命运的垂青,出生两个多月便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有明代年纪最小的皇储。
  在朱祁镇还是9岁孩童的时候,明宣宗驾崩,在祖母张太后的主持下顺利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年号正统。此时的他,不仅是明王朝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幼年天子,而且他接手的庞大明王朝,已立国近70年,经过前五位皇帝的苦心经营,社会较为稳定,经济也开始变得富足,呈现出一片繁荣强盛的景象。
  朱祁镇即位之初,明朝军政大事操持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手中。太皇太后张氏,是明仁宗的皇后,明宣宗的母亲,英宗的祖母,很有才智,在正统朝前期政治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名相”。他们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因此在英宗亲政之前,明朝仍然延续着仁宣时期的发展轨迹前进着。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三杨也先后淡出政治舞台,幼冲天子已经逐渐长大成人。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发展逻辑,少年天子明英宗,即使不能续写祖先的辉煌,最少也能成为一个守成之君。但是,在当了14年太平天子后,一次轻率的御驾亲征,却最终改变了明王朝的命运,他个人的命运也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明朝的江山是推翻元朝统治,从蒙古人手中夺过来的。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派遣使者2000余人,向明王朝进贡马匹,但是却对明王朝诈称说是3000人。当时在明王朝权倾朝野的宦官王振,借机削减马价,让也先找到了借口,领兵大举进犯边疆。
  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决定率领大军亲征。这次亲征,少年天子本想效仿明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的壮举,建立一番赫赫武功。但不幸的是,当惯了太平皇帝的他,虽然有着明成祖的雄心壮志,却没有他丰富的战争经验。这一年的夏天,年轻的英宗皇帝,命令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留守都城北京,自己率领大批文武官员,挑选精锐部队50多万人,开始浩浩荡荡地远征。八月十三日,由于指挥混乱,明军主力部队就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蒙古精兵包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对军事一无所知的英宗皇帝,再次听信了宦官王振的建议,据险固守,一再错失突围良机。土木堡地势虽高,但是却没有水源,士兵们掘地两尺仍不见水,大队人马饥渴两日,迅速丧失了战斗力,和蒙古精锐部队一触即溃,50万大军伤亡过半,随行出征的文武大臣死伤惨重,皇帝本人也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
  也先挟持明英宗长驱南下,直逼京城。在此危急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也就是明代宗,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并且指挥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也先挟持明英宗要挟明朝的阴谋破产了。
  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既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一道分水岭,也是明英宗朱祁镇人生经历的转折点。虽然,在被俘的时间内,蒙古人对这位被俘的皇帝颇为尊重,每天生活优裕,但阶下囚的生活,难免会在年轻的英宗心里留下阴影。一年后,他被也先送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而又安全回归的皇帝。然而这次回归却意味着另一段长达八年的幽禁生活。
  皇位已经被他的弟弟占据。按照新皇帝的命令,幸运归国的英宗皇帝不能踏出南宫半步,名为太上皇,实际上却与囚犯一样,常年紧闭的宫门,隔断了昔日皇帝与外界的任何交往,日常的饮食衣物,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窗户递送进来。甚至,为了防止他与外面的联络,连纸笔都成为了禁物。据说,在他被软禁期间,生活都一度成为问题,甚至需要依靠自己的皇后从事针线缝纫,来贴补生计。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明代宗病重,明英宗在几个大臣的簇拥下,猝然政变,离开南宫,重新登上宝座,改年号为天顺。被软禁了八年的朱祁镇,瞬息之间,就这样复辟称帝,史称“夺门之变”。前后长达8年的阶下囚生活,使得曾经受过良好的宫廷教育、本性并不狠毒的他,大肆诛杀重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夺门之变”五天之后,曾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于谦也被杀害了。
  失去帝号的朱祁钰被迁到西内永安宫居住,不久病情趋于恶化,1457年正月十九离世。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明英宗害死的。明英宗将他安葬在京西金山景泰陵,使之成为唯一不在十三陵安葬的明朝皇帝。
  然而,也许是因为自己戏剧性的人生经历,曾经一帆风顺的英宗皇帝对命运多了几分敬畏。在复位之后,在他的极力反对下,盛行明王朝数十年之久的宫妃殉葬制度被废除了。公元1464年,重新掌权7年之久的英宗病逝,在临终前特意留下遗诏,严厉禁止殉葬,并且也严令禁止继任的君主实行活人殉葬。这一善举,对后世的君主影响很大,已在中国古代存在了数千年、残无人道的殉葬制度,从此被彻底废除。应该说,这是英宗皇帝的一个不小的功劳。
  两次沦为阶下囚,却能发动宫廷政变,重新登基称帝,已足以证明明英宗并非无能。但是,历史的悲剧在于,这位大明王朝的第六任统治者,虽然能够忍辱负重,但却资质平庸,缺乏治国才干。在经历了人生大变后,更是变得反复无常,随意杀戮。在明英宗统治后期,曾经强盛的大明王朝,开始迅速走上了衰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