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明朝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它强调形式,内容刻板,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严格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敷衍成文。
八股文的产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历代学者多数认为,它滥觞于北宋的经义。经义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依此作文阐明其中的义理。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遂演变成为一种僵硬的官僚式文体。
八股文的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格式、字数要求。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必须以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主要依据,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
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因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学风。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于1901年8月29日发布上谕:“科举为抢才大典,我朝沿用前明旧制,以八股文取士……乃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义无所发明,急宜讲求实学,挽回积习。”于是规定从次年开始,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生童岁、科两考也要考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并试《四书》义、《五经》义各一篇,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至此,八股文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随着1905年清代第三次科举改革,正式废除科举制,八股文也最终彻底地被送进了历史的坟墓。这就是清代第三次、也是彻底废除科举制的一次改革。
各种声音对科举废止的评价不一。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道:“废止科举划时代的意义超过了辛亥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861年沙俄政府的废奴和1868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废藩。”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则说:“当这个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而带起的整个文化,被无情的进化和历史破坏推翻时,这实在是最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