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祗神”之场所,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总体布局坐南向北,由回字形两重正方形坛墙环绕,分成内坛和外坛。中轴线略向西北倾斜。正门在外坛西墙,朝向安定门外大街。西端有牌楼一座,三间四柱七楼,是进入地坛的前导。这座牌楼也是地坛御道的起点。明代称牌楼至外坛门段为泰折街,泰折是古代祭地之处。清代改名广厚街,“广厚”是广大深厚之意。御道进入外坛门后北折,向东、再向南,从内坛北门进入内坛,与中轴线重合。将御道起点、外坛门、三个折点、内坛门和终点这七个点连接起来,正好组成北斗星的形状。
内坛不在外坛正中,而是向东偏移。内坛墙每边长455米,周长1820米,围合起来的面积为20.7公顷。做法为:墙身大城样一顺一丁排列,21层。墙帽削割瓦绿琉璃剪边。内坛墙四面辟门,北门为正,门洞三座,其余各一座。内坛中轴线也是向东偏移,距东坛墙169米,距西坛墙286米,两边的比例为3:5。西门至东门的道路贯穿内坛,与中轴线形成丁字形骨架。
内坛共有七组建筑。古人认为应该在质朴的环境之中祭祀皇地祇,所以地坛内建筑很少,而且造型简朴,没有繁琐的装饰。地坛和皇祇室组两组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南部,前面为祭坛,后面为供奉神位之所,是模拟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规制。供皇帝斋戒之用的斋宫布置在西北部。
地坛是举行祀典的祭台,狭义的地坛就是指这座祭台。平面正方形,立面两层。史籍记载的尺度为上层方六丈,下层方十丈六尺,均高六尺。据实测:上层边长20.35米、高1.28米;下层边长35米、高1.25米。坛四周有方形水渠环绕,名为方泽。方泽西南外侧有石雕的龙头,祭祀时方泽注水,水深至龙口,形成“泽中方丘”。
古人认为祭坛“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所以祭坛之上不建房屋,也没有内部空间。这是祭坛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