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

明长城(上)明长城西起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 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伸延,直到黑山峡,出峡口进入宁夏盘旋蜿蜒,高低起伏,东至山海关。明长城在甘肃境内长约1千公里,全用黄土夯筑,夯层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墙,设有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基方6米×6米,顶上垒砌小屋为了望哨所。墩间距约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
  明长城(下)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二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范围内。今河北、山西省交界处的内长城,因山势险峭依山为障而未筑墙,仅在山隘谷口、河流折曲崖岸处建砖砌空心敌楼,依次编号为“×字××号台”,驻兵把守,兼有守御和传递信号之用。
  凡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长城外筑有了望台。明长城的遗迹在嘉峪关、山丹、水昌、古浪等市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雄伟的城墙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气势雄伟。一般残存高17米,穿越农田地段,时断时续,遗迹走向犹存。
明长城:八达岭.jpg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耗时最久,工程量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10年,宁夏银川市文物普查队在宁夏永宁县黄羊滩农场贺兰山东麓小井子沟山前洪积扇台地上发现了一段明代长城,为我国明代长城建制和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据银川市文广局介绍,新发现的长城在明代称为“边墙”,查明的边墙长16.1千米,起于黄羊滩小井子墩中心,途经烂营盘堡、大井子、牛头山、红井沟、夹子沟、鹦鹉山、柳渠沟,止于福宁村烽火台北侧100米处,再向东南延伸部分因农田水利建设损毁严重,走向不明。现边墙均已坍塌呈斜坡状,底宽13米、残高1.2米至1.5米。边墙利用墙体西侧开挖宽约6米、深约1.2米的砂石土堆积而成,土塄和深沟遗迹现象明显。在小井子山顶上,有一烽火台,烽火台东南530米处的东麓台地上有一个城堡遗址,遗址随处可见明代的建筑材料和生活陶瓷残片。
  根据明代史料对成化年间以后的长城构筑记录较为详细的特点推断,新发现的黄羊滩边墙应当是成化十二年(1467年)之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