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门即是现在的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被称作“承天门”,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当年的承天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后,便派蒯祥等匠师分工负责皇宫建筑群的设计和施工。1420年皇城正门竣工,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承天门”。此门为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但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明景泰二年(1451年)此牌楼毁于大火,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承天门”门楼。明末时“承天门”又被李闯王的一把大火焚毁,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如今的样式,并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
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关于清朝改“承天门”为“天安门”的经过,民间还流传着一则逸闻。传说李自成攻进京城后,在承天门前弯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可惜没有射中。其下属以宽慰他的口气说:“有天命者任自为。”意思是李闯王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这一箭准不准。李自成却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勃然大怒,要杀了这个下属,之后被人劝解开。清统治者入京后可能听说了这则逸闻,故而将“承天”改为“天安”。
天安门总高33.7米,最下面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 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他被时人誉为“蒯鲁班”。
清代末年,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入,天安门也遭到了蹂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长满蒿草,荒凉破败下来。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字。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毛主席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城楼也就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是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高度浓缩,更是新中国的象征,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