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即位后,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 。
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明史•成祖纪》),并命“督军、民、匠造砖瓦”“征天下诸色匠作”,选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直隶等地军士、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明太宗实录》)。
但是,永乐五年(1407年)北京的宫殿并没有动工兴建。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壬申,明成祖决意迁都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兴工”,营建北京宫殿。明成祖“以营建事重”“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第二年二月壬申,“命泰宁侯陈董建北京,柳升、王通副之”。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天下”。北京郊庙宫殿,“通为屋8350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建成。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此期间,他模仿洪武“徙富民”之举,将全国其他地区(主要是江南地区)的富民大批迁徙到北京附近,以发展当地经济。又开通漕运,保证南方粮食供给。迁都之后,原来的“京师”改称南京,居于陪都的地位,形成了北、南两京制度。部院等中央机构迁至北京,但南京也另设一套名称相同的机构,如南京吏部、南京都察院等,定员少,责权轻,基本被视作闲置。永乐帝迁都之举,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明成祖的“肇基”之地,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加强北部边防的需要。南京位处江左,经济条件优越,但从军事角度而言,不易控制北方。明初外部威胁主要来自蒙古,北方必须屯驻重兵,而明成祖“塞王”内迁后,北方缺乏高层军事指挥中心,如皇帝仍驻南京,则鞭长莫及,调度难免失灵。故迁都在当时视为势所必然。
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724250平方米,还没把护城河与城墙的绿化带计算在内。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平方米。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西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二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